请不要随意将孙思邈真人的功绩归于他人...

时间:2022-12-27 19:52:42来源:五显祖庭作者:

还原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孙思邈...同时放一点之前耽搁了的药王神像照片...

首先要讲讲药王的年龄问题。《新唐书》在“洛州总管独孤信”前加上“周”字,说明独孤信见到孙思邈时已为北周。

故独孤信见到孙思邈只能是公元557年,按照此时间推断,孙思邈真人已达十多岁。

因古时超过年岁再论“圣童”颇为不当,而未及十岁,称之聪颖过人,也不可能被感叹“器大难为用”。

故孙思邈约出生于公元540年到545年之间,其他说法均不妥。

许多学者依据孙思邈真人的学生卢照邻写的《病梨树赋序》为引,原文载:“开皇辛酉岁生,今年九十二矣”。
但就此时间推断生年应为公元581年,即隋开皇元年,此年乃辛丑年。
可是如果孙思邈真人确为隋代生人,他又怎么见得到北周初年就已然自尽的独孤信呢?
也就是说过了一百二十岁按照古人的观点,就成了不祥之兆。
因此孙思邈真人故意把自己年龄说小,免于麻烦,但年龄可以说小,干支却不会。
所以由此断定孙思邈真人的生年为540年到545年,孙真人约生于公元541年,卒于682年可谓长寿。


我们再谈到《千金要方》中有孙思邈真人在开皇六年治疗蛟龙病的记载。
经查《千金要方》,原文为“治蛟龙病开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发似癫痫,面色青黄,因食寒食饧过多,便吐出蛟龙,有头有尾,从兹有人患此病。令服食寒食饧三斗,大验。”
同时根据孙思邈之子孙行的墓志篆书《大周孙府君墓志铭》得出一个孙真人生平的可考信息——
孙真人从未致仕过(孙行为史书中有载的孙思邈唯一之子)。
《大周故太子中允孙公志文并序》载:孙思邈立身于世,然志归苍茫大道,业从于医。医在古时归为杂家,“一儒二道三阴阳四法五名六墨七纵横八杂九农”,故明《医学入门》谓“思邈为名进士,因知医见贬为技流,惜哉!”


我们可知孙思邈家学渊源,对黄老之术颇有了解,且与茅山渊源博深,唐朝以李耳为祖尊奉太上老君,黄老之道的社会低位相当崇高。
并且从前文提到独孤信在于少年孙思邈真人交谈才说:“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意思是说,孙思邈真人天资聪明,长大以后可成大器。
但其思想则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即他崇尚的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而是带有隐士之风的老庄道家学说,也因如此“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
 


据《旧唐书》与《新唐书》记载:孙真人曾言,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
这正是道家修士的预言口吻,并且崇信道家的唐太宗见到孙真人时说: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
亦是以道家所崇仰的古代仙人羡门高与广成子用来形容孙真人。
同样在《旧唐书》及《耀州志》中,也都记载了孙真人著有《老子注》、《庄子注》等道家经典注解。
又于《病梨树赋》卢照龄称孙真人:君道洽今古,学有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则甘公、洛下闳、安期先生、扁鹊之俦。此处也称出孙思邈与道家仙人洛下闳、安期生并齐的道家形象。
而在后期的记载中,从《舆地纪胜》卷146与《蜀中名胜记》卷11《千金翼方》卷13可知,孙思邈在贞观七年(633)二进蜀地魏家炼丹,前后十年,并且至今的蜀地还有孙真人活动的踪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孙思邈真人一生淡薄名利,以道家老庄之学为其主要思想,肩负起悬壶济世的重担,又时刻不忘自身修行。
在世间留下一部部医学著作传于世人后,功成身退隐入山中一心求道。
这样一位飘然若仙的有道之士,请不要将他的功绩随意归于他教。
 

  •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10月将在陕西铜川举行 2013-11-18
  • 药王孙思邈在洪洞的传说2013-11-19
  • 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贡献2013-11-19
  • 孙思邈在峨眉的传道2013-11-19
  • 金芷君:药王孙思邈医学思想和道德理念的现实意义2013-11-20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