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百家论道 > 正文

浅谈重阳祖师生平及其“性命兼修”思想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3-11-20 17:03:54来源:编辑:phpcms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叙述了 提出:“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性命双全,形神皆妙。这一观点提出后,渐次发展成为道教养生理论的核心,将古典文化中的养生,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

如今,道教养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公众的喜爱。人们都希望获得健康;人们都渴望获得长寿。俗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下民有长寿之愿;天地人情,若合一焉。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百姓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故而对于时下的人们就更加重视自我的身心健康与道德修养了。众所周知,道教是尤其注重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追求生命的健康永存。 要保持生命的健康状态,就自然须把握养生之道。道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挖掘与推广道教中的这些养生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让古老的道教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身心健康了,就能为社会的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本之“本”,首先是要以人的健康为本。《道德经》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道教的“太和万物”同生命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密切相关,道教养生的内涵之一即在于“修身致和以促社会和谐”。而挖掘与推广道教养生文化,对于建设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书目

1.《历代真仙高道传》周永慎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

2. 汤其领《王重阳与全真道之创立》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

作者系江苏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孙敏财道长

  • 五篇灵文
  • 最上一乘妙诀重阳祖师心传清虚子录
  • 闵智亭道长靈骨安放仪式在河南南召五朵山举行
  • 河南南召县五朵山闵智亭道长雕像靓丽景区
  • 一代高道李宗廉坐化升仙---田诚阳 殷诚安 王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