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百家论道 > 正文

张继禹道长:道教济世利人学说的社会价值

时间:2013-11-20 17:02:20来源:编辑:phpcms

    道教在“仙道贵人,无量度人”的教义思想主导下,践行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的教化,以实现自我的理想价值和社会作用。在近两千年的道教历史中,许多高道仙真和大德身体力行这一裨益社会人群的主张,为社会的整合、人心的化导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将个人的一点学习感想和初浅认识叙述于后,请各位指教。

    道教以&ldquo;道&rdquo;为核心,以理想的神仙世界为信仰,但也十分关注现世界的社会人群,因为这才是道教立教的基础。<泰清宝诰)曾赞曰:太清道德天尊,&ldquo;历劫化生,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rdquo;这段赞词就明确地表露了道教不仅关注天道也关注社会人群的旨趣。为了现实世界社会的和谐,人民亲善,国泰民安;为了更多的人能了达性命,修真合道,以实现&ldquo;济世度人&rdquo;的抱负。体现了道教重社会现实、重生命伦理、重济世利人,乐生贵生的思想义旨。

    道教以道德为务。道教所言的道德,首先,她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根源,至高无上、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理体, 》继《太平经》、《抱朴子内篇》等经书之后,对此作了非常详明的阐述,以规劝世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为张扬正气,传扬中华传统美德,裨益社会风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使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第四,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是儒家圣学与道教仙学最默契和一致的济世美德,虽然儒家与道家道教最终旨趣

  • 感恩社会 济世利人
  • 弘扬吕祖济世利人的文化精神
  • 张继禹、黄信阳副会长考察纯阳宫新址九峰山
  • 张继禹会长访南宗祖庭
  • 张继禹道长应邀出席第三届天主教本地化神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