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节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这个节日是当时的女性同胞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条件,为了得到更多更公平的待遇,包括八小时工作制度,选举权等等,人类从女权社会过渡到男权社会之后,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从属,被要求,被压迫,被不公平待遇,在解放女性这条道路上,女人们走的异常坎坷。即使处在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不少女性被不公平对待,歧视等等现象不少见,在商家和社会普遍给予“女神”“女生”这样似乎很美好的名词作点缀,也并不能消除女性在社会地位和角色中处于弱势的一种现象。
在中国本土宗教里,道教中,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众多真正的女神仙,女真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修炼,在修道这条路上,得真证仙。被民间和官方社会普遍承认,并被崇拜,这在世界宗教文化里是很少见。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道教中的女仙地位显赫,被大众所熟知,并受众多男性的崇拜,道教中女仙的首领西王母(王母娘娘)的男性崇拜者兼高徒队伍中就包括了周穆王、汉武帝、东方朔、董仲舒等人,这是现存宗教中罕见的现象。
道教中女仙的首领西王母,又称金母、金母元君,俗称为王母娘娘。这位女仙原是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在《山海经》中的《南山经》中,西王母已颇具后世道家的仙气。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又成了人王。这样,从春秋战国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逐渐兽气脱尽,仙气增长,最终演变为女仙之宗。她属下女仙的队伍也是日益壮大,最终达到《历代仙史》中的133位。西王母是道教中的重要大神,在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芮城永乐宫的三清殿中,有一幅《朝元图》壁画,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即西王母)便位列这幅壁画中的八大主神像之中,足见她在道教中有着显赫的地位。
道教中不仅有众多受人尊崇的女性神明,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凡间女性。她们有的在道派组织建设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某些道派的创始人。
魏华存(251~334)为晋代女道士,上清派所尊第一代太师,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四大女神之一。字贤安,道士称她紫虚元君与南岳魏夫人。任城人。晋司徒魏舒之女。汉族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其自幼博览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庄。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食药物,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起初其父母不允,在她二十四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彦幼)。刘文任修武(今河南境内)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二子。后来别居,持斋修道多年,广搜道教神书秘籍,曾为天师道祭酒。得清虚真人王褒等降授“神真之道”,景林真人曾授给她《黄庭经》。
清静真人
孙不二(1119—1182) 金代女道士。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为“全真七子”之一。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
她独处静室,面壁炼心,七年功成。1175年秋在洛阳城东北湹水西岸的风仙姑洞修道并开创了全真清静派,著有《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三卷。成为坤道丹法始祖,有百字谱系传世。后游历伊、洛,传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阳。元至元六年(i269年),赠封为“清净渊真顺德真人”。《道藏精华录》收存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妈祖
在道教的各种符咒、斋醮、存神等科仪方术中,崇拜女性神仙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在唤请神仙的法术中,就不乏以六丁玉女神命名的符箓。在祈神求福、刻鬼消灾的咒术中,女性神仙之名号也屡见不鲜。在存思人体之中天地之间各种“神灵”的存神之法中,道教经典更称如能心存六丁玉女等神明,便可除病禳灾,万事亨通,甚至白日升仙,长生不死。 嫦娥
在世界宗教上关于女性的宗教想象中,女性往往被处理为男性的附属关系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人类的一个性别。但是道教的情况似乎是不一样的,女性在文献材料中大多具备个体的存在价值,因着她们被赋予的自然力量受到崇拜,并且知晓她们可以掌握的力量。这也许就是道教吸引更多女性道众的原因之一。
(编辑整理武汉长春观甘棠,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