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初入道门 > 道教戒律 > 正文

道教戒律全集三十二《道门十规》

时间:2013-11-21 10:15:35来源:编辑:phpcms

 

道门十规》首先申明道教肇始于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喜,后世道派意出,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其所列十规如下:

第一《道教源流》。简述道教之宗源,、流派及发展历史。要求根据经书,探索源流,务进退于正,勿为邪说淫辞所蛊惑。强调琥无清静为立教之本,性命神气为内修之要。

第二《道门经录》。内述道门必修之经录,读经之要求和对待经文之态度。要求育经时持敬存诚,句字真正。明确规定经文应以三洞诸品经典为主,录以太上诸品经录为主。

第三《坐圜守静》。述性命之学为入道之本,指出修炬的主要丹经,劝人修炼内丹,下功苦行。作者指出:“近世以禅为性宗,道为命宗,全真为性命双修,正一则惟飞科教。孰知学道之本,非性命二者而何?虽科教之设,亦惟性命之学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济幽度显,非明性命脉根基,曷得功行全备?”体现了明初正一道全真道在修炼理论方面之合流。

第四《斋法行持》。要求斋法行持之时,盛服清心,先炼己后度亡,内炼形神,斋醮应依等级而行。

第五 《道法传绪》。述清微、神霄二道派之传绪,要求行持之士以戒之士以戒行为先,参究为务,不务虚名,不索酒食,主张致虚守静为行持正法,并斥圆光、附体、降将、扶鸾、照水诸术为邪说。提倡以利济存心,以丹砂药术兼济,不得妄受资财,不得滥授道派。

第六《住持领袖》。述宫观之住持领袖应当德高望重,学问明博,为丛林之师表,并述管理丛林这纪纲。

第七《云水参访》。述出家之人应以清静为本,离情割爱,舍妄归真,究明心地,修养性天。

第八《立观度人》。述度人入道必应先择名器之家,不得滥收,并且要向朝廷申请度牒。要求被度道士努力学经修道,并以修诵经诰定为常规。

第九《金谷田粮》。述租课金谷、簿书库堂由都监、上座监临掌管,以下者止依腊叙长幼轮管。要求大公无私,不得亏瞒入己,违者处罚,甚则更替。

第十《宫观修葺》。要求修葺宫观,肃清坛宇,使神明有所依栖,四众亦获安逸。

《道门十规》之实质,可谓推广全真教旨及宗风于道教诸派。张宇初既随刘渊然学全真之法,于是乃对全真、正一之合流有所倡导。《十规》的制订及共反映的思想,明清以来,对道教影响甚深。

《道门十规》之实质,可谓推广全真教旨及宗风于道教诸派


   经名:道门十规。原题明 、玉枢北斗消夹救苦五厨生神诸经、玉枢朝天九幽诸忏,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径。是以从道之士,先当恭敬神明,焚修香火,积诵经诰,皈依大道,首宿今之业垢,召福泽之良因。故经曰:一切神仙真人,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仙师云:经以敛心,经以着念,使晨夕能焚诵不辍,消除魔障,增广道缘,诚为方便中第一事也。凡持诵之士,必当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存神默诵,诚如对越上帝,默与心神交会,心念无二,句字真正,调声正气,神畅气和,庶几有功,则玉音摄气,灵韵交孚自然,和天安地,善俗化民,福集祸消,存亡蒙惠。苟若口诵心违,形留神往,不存诚敬,手怠足扬,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若为人持诵,犹当持敬存诚,以致斋主之敬,以通信向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为之析福消愆,自然有感。如或语言接对,嬉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不徒无益于斋主,反以贻愆于己身。似此皆然,深宜规戒,兼以年代之远,经文讹舛,多后代师德之所撰注,谬误不无,因生轻慢。如或有疑,自信不笃,则守以一诚,慎勿鼓和轻薄浮妄之徒,擅生慢毁,自贻厥咎。其太上诸品经箓,若祖天师所受,则盟威都功;葛仙舫所受,则中盟四仙;茅真君所受,则上清大洞。其余符箓弥多,皆所以福国裕民,宁家保己,是以历代崇奉皈依者,皆获感应,随所祷叩,旋有异征,其太上设教之验,信不诬矣。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槩非议,毁訾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


  • 学习张宇初《道门十规》的一点体会
  • 《道门十规》讲座第一讲 张宇初为什么要写《道门十规》?
  • 《道门十规》讲座 第二讲 学道就要诵经礼忏,修持守静(上)
  • 《道门十规》讲座 第二讲 学道就要诵经礼忏,修持守静(下)— 陈耀庭
  • 《道门十规》讲座 第三讲道法行持要维系传承,保持正统(上)——陈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