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高道大德、同修道友,大家慈悲!
今日有幸与诸位共享祖师留下的经典,体悟道经蕴含的玄妙智慧,真是莫大的荣幸!
小道所要讲的题目是《以孝为本,广行善德》。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用解经的方式来谈谈对这部经的理解:
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佑圣真君、荡魔天尊、披发祖师等等,他还有一个称号便是报恩祖师。万历《续道藏》所收《玄天上帝百字圣号》,将玄帝三次金阙受册和历代皇帝勅赠之封号排成一百字,即我们所熟知的《玄天宝诰》,其封号之长,无论在皇帝中或其他神灵中,都是无法超越的。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出自于《正統道藏》,这部经典顾名思义是玄天上帝,为感念父母恩德,为我们讲述的道家孝经.全文289字,字数虽然不多,但直观地阐述了与父母之间的缘分、父母恩重、如何报父母恩。
开篇“妙缘无修,妙行无积。”这句的意思是美妙的缘分都是从“无”中而来,美好的修行都是在不求回报的功德中积累而来。道家讲“真空妙有”、“无中生有”,也就是说我们与父母之间、所有人之间的缘分,并不是毫无来由的,都是“命中注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轮回”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在跨越时空关系中构建起来的缘分。只有在珍惜今生的缘分的同时,注重积累阴德,才能“修缘证妙”、“积行通妙”。
这就是说,长养自己的品德,这就是孝。《三官真经》里有“修善福应”,意思是只要我们修持善,诚心而为,福报自然就会与自身感应。自己好了,父母自然就好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什么是本?就是孝,这是做人的根本。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有多重呢?经中说:“如人父母,诞生男女。始相不见,托相为有。有中有相,相化万状。艰难苦恼,忧虑悲戚,悉从相起。我既托相,日恼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渐衰朽。缘我相故,令我父母,始相沉埋。父母男女,轮转无已。是此有相,同归苦恼。”
我们托生父母,产生有相之体,并且相化万状,从怀胎十月到成人以后,无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并且令父母“艰难苦恼,忧虑悲戚”,父母为了我们遭受了非同寻常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抚养、教育子女上,容貌和生活轨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便有了日渐衰朽的形体,“轮转无已”、“同归苦恼”。这是为的谁呢?当然是为了儿女!所以我们若要尽孝,就要想想父母待我之慈爱真心,积累阴德,去孝养父母。
既然明白了父母之恩,即应及时尽孝。不仅自己尽孝,还应“广演妙缘,显言劝修。”就是说讲经说法,劝人奉守孝道,劝人修己安人。“教”字左边就是一个孝,就是说教书育人、教化于人首先要从孝道做起;对于修行人来讲,发慈悲心,首先要从身边的亲人做起,包括自己的师父,然后推行大孝,使天下老人皆得其养,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和谐社会。太上道祖作为“无上师宝”,其留给道门后世弟子一条重要的准则就是“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如何报父母恩呢?经文中给出了答案:“我从今日,从我相中,悉灭贪嗔,悉破崄峻。持念平等,用报始相。使我始相,大得快乐,无诸苦恼。世世生生,托相全具,不致衰朽。。。不见不有,不起不为,无碍无障,无闭无塞。自然去累,不堕苦海。”这就是说,只有从内心真正消灭了对父母的埋怨和贪嗔,回归到淳朴的大道上,用孝行、德行来回报父母,才能无诸苦恼,不堕苦海。那如何才能‘悉灭贪嗔,悉破崄峻、回归到淳朴的大道上’呢?那就是修行!
众所周知,武当山主供的是玄天上帝,旁边还有个父母殿,供奉的玄天上帝的父母,因此正如经注中所言:一子学道,九祖升天“。对于过去父母,通过修行也能使其“登真度命”:在《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中云:“天尊告曰:众生父母眷属,当随地狱死亡之后,建修功德善会,死魂托生上天,不堕恶道,流传国界,依教修行,拔度亡魂,不经地狱。如修道教,功德无量,随罪轻重,各受果报”。
我国是个历史文明古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国家安康之本:除了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故事外,道教有以“忠孝”思想而创建的净明派、正一派的“四不吃”分别代表忠孝节义,其中不可食黑鱼,母鱼产子,双眼失明十二日,只待饿死。鱼崽孝心,游入母口献身喂母,其为“孝”也。是故不可食!
道门从其最初开始就提倡孝道。已故的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道教全真派一代宗师傅圆天道长曾经开示:“自古没有不爱祖国,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讲社会道德的神仙”。傅道长的这番话很好的阐明了玄门祖师立教度人的意义。而道门子弟也一直践行着祖师的遗风学道行善、孝顺父母师长、爱国爱教。
如今,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受到要孝顺父母的教育,可是事实不容乐观。
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 小皇帝 ,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大多数人只是走个形式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长大成人后更是以自己小家庭为重,不停的找各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我之前在上海慈善功德会时,这个组织会定期看望独居老人,这些老人不愁吃不愁穿,有自己的住房,但子女不在身边,精神上比较孤独。每次我们要走的的时候,看见老人依依不舍的目光,既不忍又无奈!
如今,我们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提倡孝道文化刻不容缓;在新时期,我们不仅要满足父母物质之需,同时还应该注重精神上的沟通。例如,我们可以量力而行,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着父母多出去旅游,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参与和父母在一起的活动,支持父母的看法,尊重老人的生长环境、尊重他们的历史时代、朋友圈,肯定父母的价值。这样,父母在家里的地位才能受到尊重,这比提供衣食更为重要。在《老子想尔注》中有:“臣忠子孝,出自然至心”因此践行孝道,是一种自然而然、至真至诚的表达,最重要的是孝心的体现。
总而言之,以孝为本,就是将自己的诸恶去除,脱掉自己尘垢之胎;广行善德,就是引正气入骨,换成清净道体之骨。我们坚信,如果都能以孝为本, 广行善德,自然福应万灵,脱九厄之灾,离三途之苦,得千祥之福!
我的讲经到此结束,以此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健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父母,早得超生!志心称念,玄天上帝,金阙化身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