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青城后山白云洞自古以来,就是神仙修炼的洞府,白云祖师就住在这个洞里,洞也就叫白云洞。洞里还有天书、宝剑。据说只要得到那把宝剑,就会呼风唤雨;得到那本天书,就会点石成金。
有一天,来了一个姓周的端公①,听人说洞里有天书宝剑,高兴得不得了。心想:我去把他取出来,不是就成了神仙啦。便买了一根三斤半重的牛油蜡,第二天一早就爬悬岩,吊树藤,来到了白云洞口。一看,好大的一个洞呵!洞边上还刻有一首诗,周端公还认得到几个字,便装模作样的哼了起来:
“忙忙收拾破袈裟,
整顿行装日已斜。
袖拂白云离洞府,
肩挑明月过天涯。
可怜枝上新啼鸟,
难舍篱边旧种花。
吩咐犬猫随我去,
不须流落俗人家。”
端公哼完一想:这洞头的神仙,也许都走了吧。赶紧把牛油蜡点燃,便大着胆子朝里面走去。走呀,走呀,只听见里面哗哗的水声,走拢一看,呀!一条小河拦住了路,幸好搭有一根独木桥,用亮一照,见桥都快要沤烂了。端公轻轻的走在独木桥上,提心吊胆的吓出了一身冷汗。过了桥,又走呀,走呀,边走边寻天书宝剑。
端公走着,忽见前头有亮,高兴得直往那儿就跑,走拢一看,才是一个出洞口。他把脑袋伸出洞一瞧,“我的妈呀!”把魂都给吓掉了。原来下面是万丈悬岩,有条大江轰轰的在岩下流,对面也是悬岩峭壁,江边上还住有人家,鸡狗的叫声也听得到。端公一想,这里出不去了。赶紧转身向后走,一看手中的牛油蜡都点完一半多了,晓得这取天书宝剑是空跑了,只好向原来的方向回去。
往回又走呀,走呀,一下看到旁边有一张石桌,忙用蜡一照:嘿呀,天书宝剑就放在这张石桌上。周端公高兴惨了,伸手就要去拿。只听桌后有人大吼一声:“住手!看剑!”吓得端公赶紧把手缩回来,一看,原来是岩壁上有一尊白云祖师的像,把桌上的宝剑举起就向端公劈来。端公吓得大叫一声,滚觔搭斗②的就跑,蜡也熄了,就用手摸,好不容易爬回到独木桥边,慌慌忙忙把蜡点燃,过了桥,又走了半天才走出洞口。一看,这三斤半重的牛油蜡刚好燃完。再看天色,太阳都要落山了。
周端公偏偏倒倒的下了洞口,碰到了几个砍柴的,他把在洞里的经过说给他们听后,累得不行了,吐了几口鲜血就倒下死了。当地山民就把他葬在洞前面,现在坟堆都还在哩。那天书、宝剑呢?据说没有哪个敢去取,现在都还在洞里头。
(选自《青城后山风物传说》 杨慕文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