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城隍庙道观

时间:2020-08-23 08:52:54来源:作者:

1.jpeg

天下城隍庙很多,而前面加一个“都”字的就没有几个了,西安的城隍庙就加了一个“都”字。可见地位绝非一般。西安都城隍庙位于西安市区,鼓楼西侧大街上,以规模宏大而著称。西安都城隍庙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都城隍庙,是陕西西安市西大街内仅存的两座道观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600多年来,虽历经沧桑,但宏伟依旧。

西安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现址,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清代曾屡建屡毁,庙院规模宏大,分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现仅存有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大殿一座,斗拱出檐,雄伟壮观,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图案花纹,雕工精细、图案精美。殿内原塑立有城隍、判官、小鬼等像,建筑巍峨,古朴壮观,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2.jpg

 城隍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为守护城池之神。所以城隍庙数量众多。西安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现址,为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清雍正元年(1723年)庙毁于火。同年,川陕总督年羹尧拆明代秦王府,把材料拉来,重修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现址,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

清雍正元年(1723年)庙毁于火。同年,由川陕总督年羹尧移用明代秦王朱爽府第砖石木料重修。重修后“规模宏大,栋宇崇宏,雄伟壮观,甲于关中”。

3.jpg

原建筑众多,大牌坊、文昌阁、钟楼楼、二山门、戏楼、牌坊、大殿、二殿、牌楼、寝殿。两侧是东西道院,共有33宫。而今规模大不如前。4.jpg

 2003年3月西安市政府将庙内商贩迁出,将庙产归还道教协会。后历经修建,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5.jpg

【大牌楼】2005年10月修复,面宽五开间为32米,高14.5米,西安都城隍庙牌楼正面竖匾额上书“都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牌坊前原有明嘉靖38年所立铜狮一对,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后重铸铜狮一对。6.jpg

西安都城隍庙【骑楼】为楼阁式建筑,由两层楼、三开间组成。骑楼的二层楼顶是歇山顶,高15米,面宽17米,进7.jpg深9.6米。西安都城隍庙骑楼一层上悬三方匾额。


西安都城隍庙【甬道】过来骑楼就是甬道,两侧皆为商铺。西安都城隍庙【文昌阁、财神殿】该组建筑上为文昌阁,下为财神殿。  

8.jpg


文昌阁明柱上有楹联一幅:

      “世间数百年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9.jpg

【戏楼背面】戏楼分南北两面,南面为两三层,上为两层阁楼,上悬匾额“道法自然”。下一层,中有门,门两侧一幅楹联:

                  “天堂有路凭善入,

                    地狱重阁由恶通”。

11.jpg

【西安都城隍庙戏楼正面】

12.jpg【大殿】蓝色琉璃瓦覆顶,重建于清朝雍正元年,为都城隍庙主殿。

13.jpg

殿前有清光绪十三(五)年所立“重修陕西都城隍庙二门、钟鼓楼、东庑乐楼捐资题名记”,字体很漂亮。  

14.jpg

殿内供奉城隍及两侧诸神。

15.jpg

  • 关于西安都城隍庙2021年11月25对外开放的通知2021-11-26
  • 关于西安都城隍庙2022年4月1日恢复开放的公告2022-03-31
  • 西安都城隍庙关于2022年7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的公告2022-07-05
  • 关于西安都城隍庙2022年7月12日恢复开放的公告2022-07-12
  • 西安都城隍庙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和平祈祷法会活动2022-09-03
  • 标签: